羽生结弦无缘3连冠 金博洋获第9 美国选手陈巍夺金牌
2022-02-10 15:31:13最终,羽生结弦获得了283.21的总分。虽然未能如愿,但羽生结弦挑战极限和挑战自我的精神依然令人尊敬。在他心里,比赛就是战斗,完美永远不够,他愿意付出所有。
“守一座守不住的城,打一场打不赢的仗,把自己所有的荣耀,所有的辉煌放在历史的车轮之下,旗帜凛然”,央视的解说再次破防了。
作为花样滑冰中难度最大的一个跳跃动作,此前从未有运动员在正式比赛中完成过4A,但羽生将做到4A视作了自己的使命。
“4A从来没有人成功过,没有人知道怎么才能成功,有时候我也觉得可能就没有人能成功。”
面对伤病缠身,面对许多人认为可以求稳的声音,羽生结弦从未动摇地选择在冬奥会上挑战自己、挑战极限,这是属于羽生的英雄主义。
就算伤痕累累也要冲上战场,乘兴而来,尽兴而归,这一刻,羽生结弦完成了对自我的挑战,结果是否成功已不是最重要的事情。
突破自我,挑战极限,羽生结弦给我们展示的,是真正的体育精神,是真正的奥林匹克精神!
仙台和多伦多
一代花滑之王的成长
今年27岁的羽生结弦(以下简称“羽生”)出生于日本宫城县仙台市,父亲为其取名“结弦”,一是对应他的射手星座,二是希望他的人生能像弓弦一样张弛有度,在紧绷的时候能拥有面对生活的坦然态度。
两岁时,羽生被诊断患有哮喘。为了增强体质,4岁时他开始与姐姐一起在仙台冰场学习滑冰。面对重复枯燥的练习,幼时的羽生和绝大多数孩子一样显得没有耐心。但在看到姐姐努力练习的样子后,他开始变得专注,并在随后将有着“冰王子”美誉的俄罗斯花滑名将叶甫根尼·普鲁申科视作偶像。
2004年,羽生家乡的仙台冰场因为经营困难被迫关闭,彼时他上小学四年级,刚拿到全日本初级花样滑冰锦标赛B组金牌不久。失去训练场地后,羽生的成绩开始下滑,2005年B组第二名,2006年A组第三名。他在自传《苍炎》中说道:“好不容易在B组拿了冠军,但那之后却完全没长进,那段时间大概是最艰难的时刻了。”
也就在那时,羽生开始觉得原本无比讨厌的训练变得无比重要。“当我无法随心所欲地练习时,我终于意识到,自己已经离不开滑冰了。”
2006年,荒川静香在都灵冬奥会为日本乃至亚洲赢得了第一枚奥运会花样滑冰金牌。或许是受此影响,仙台冰场在2007年重新开业。冰场的失而复得让羽生加倍投入地训练,学会了所有种类的三周跳。同年,他以特别参赛选手参加全日本青少年锦标赛获得第三名,一代花滑之王开始长成。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特大地震,羽生家乡所在的仙台市受灾严重。地震发生时,他还在冰场训练,穿着冰鞋跑出冰场。地震后,羽生同家人待在避难所,滑冰似乎成为了遥远的奢望。
对当时16岁的羽生而言,在目睹了人在灾难面前的脆弱和同胞伤痛后,滑冰的意义变得模糊,“我真的想过不再滑冰,就做一个普通的高中生,过普通的生活。因为光是生活就很不容易了。”音乐给了羽生额外的支持,他很喜欢日本组合Hi-Fi CAMP的《R》,歌词中写道,“我能做到的事情,其他人一定也可以,那我应该做什么才对?如果什么都不做好像也不对,那就从可以做到的开始吧”。
羽生觉得自己能做的就是继续滑冰,但冰场在地震中受损,于是他在5个月休赛期内参加了近60场商业冰演。羽生将冰演视作比赛,在其中完成了新赛季节目的编排。2012年尼斯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17岁零3个月的羽生结弦首次参加世锦赛,获得铜牌,一战成名。
赞誉随之而来。但羽生还未真正走出地震的影响,对于如何审视自己的角色也显得迷惘。“我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受灾者还是花滑运动员。虽然没有明确答案,但作为一名花滑运动员,我被太多人支持着。”更清晰的信念开始形成,那就是努力成为大家所期待的羽生结弦。
17岁的羽生决定将训练场地转至加拿大多伦多,并师从加拿大前花滑名将布莱恩·奥瑟尔。“在家乡仍在重建时离开,是不是一种背叛?”但最终,“想要滑得更好”的强烈愿望带领羽生走向多伦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