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态哥 社会百态

川渝将共同申办2032年夏季奥运会 到底是怎么回事?

2020-11-27 16:36:26

提出的《转变观念以四川体育力量服务健康中国》(第0364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在“加强工作联动,形成强大合力”方面

(一)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近年来,我局积极争取国家体育总局、财政部对我省体育事业的投入,2018年以来共争取到中央专项资金4.2亿元,主要用于大型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全民健身设施建设、青少年体育活动开展等支出。下一步,我局将继续争取各方支持,努力为我省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为建设体育

川渝将共同申办2032年夏季奥运会 到底是怎么回事?

强省作出更大贡献。

同时,我局认真谋划全省体育产业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发展目标、产业布局和配套政策,形成了“1+5”政策体系,即1项规划5项配套政策。目前,《四川省体育产业发展总体规划(2019—2023年)》《关于加快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产业的实施意见》《四川省体育综合体等级管理办法(试行)》《四川省体育综合体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四川省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单位、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等5个文件已印发实施。其中,今年7月28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川办发〔2020〕50号),首次确定体育协会在今年底全面脱钩,并定期发布四川省体育赛事计划目录、统计调查数据等具体举措;首次明确体育企业通过质押商业赛事举办权等方式申请贷款、体育企业可发行社会领域产业专项债券、体育产业领军人才和专业团队纳入“天府英才工程”等系列政策保障。下一步,我局将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文件精神,积极会同相关厅局提出具体措施办法,全力推动我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力争实现2035年全省体育产业规模达到10000亿元的目标。

(二)以体育为载体强化区域联动。为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川渝体育事业发展,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进一步满足两地人民群众对健康美好生活的需求,今年4月28日,我局和重庆市体育局联合召开云视频会议,签署《推动成渝地区体育公共服务融合发展框架协议》,在体育赛事、体育设施、体育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共推融合发展,并达成五个方面的共识:一是建立体育公共服务融合发展合作平台;二是推动体育赛事活动融合发展;三是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四是共建国家体育产业发展示范区;五是共同推进体育人才队伍建设。

(三)优化体育环境实现资源共享。致力于将成都市打造成世界赛事名城,大力提升四川各项赛事影响力。目前,我省已成功举办2020年中国羽毛球俱乐部超级联赛、成渝双城田径对抗赛、成渝双城跆拳道对抗赛、省陆校射箭邀请赛等竞技体育赛事;已确定将举办2020—2021赛季中国女子篮球联赛、2020年中国网球巡回赛CTA1000总决赛、CTA500成都站以及2020赛季中国足球协会甲级联赛等国内高水平赛事。根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的部署,下一步川渝两地将共同申办奥运会,着力打造具有成渝独特印记和文化特色的奥运会,提升成都、重庆体育的国际影响力和全球竞争力。

二、在“创新工作举措,深入推进四川体育事业发展”方面

(一)积极对标学习汲取经验。我省体育产业发展起步较晚,相比东部发达省(市),省级层面缺少引领平台和工作抓手。为组建省级体育产业集团、学习借鉴先进省(市)的经验,我局先后赴江苏、上海、福建、湖北等地考察学习体育产业工作。2019年8月以来,我局又先后赴福建、江苏、广东、山东、河北、北京、天津、上海等13个省(市)进行招商活动,实地考察了匹克、安踏、舒华、好家庭、万德、泰山体育、火炬生地、夏垫佳美、盛鑫、复星、超竞、边城等20余家全国知名体育企业,指导四川体育产业集团与南京万德、天津盛鑫、江门长河、福建匹克、北京火炬5家体育制造企业签约,意向引资42亿元。下一步,我局还将指导四川体育产业集团到荷兰、德国、美国等欧美国家开展招商引资活动。

(二)狠抓创新促进体育工作科学化。一是为顺应竞技体育发展新趋势、满足社会大众期望,经过反复论证和研判,我省竞技体育将从“金奖牌战略”向“金牌战略”转变;围绕我省跳水、乒乓球、体操等优势项目,发挥“挑大梁”的作用,并加快冰雪运动项目建设步伐,提升冬运会夺金实力。二是打破行政区域壁垒,建立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因地制宜以环成都经济圈为圆心,推进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川西北生态示范区竞技体育协同发展。同时,我局全面打开竞技体育大门,调动各种优势资源,通过市(州)自建、省(市)共建、体教共建、体协共建、体社共建等模式多元办队;整合国家队资源,每个奥运周期力争与国家队联办8—10个国家集训队;争取与15个各市(州)政府、10余家高校、10余家社会企业和俱乐部、15个兄弟省(市)联办高水平运动队。三是抓紧研究制定四川“三大球”振兴发展实施方案,鼓励市(州)政府、学校、企业、社团共同发展“三大球”,每个全运周期力争与3—5个市(州)合作联办、5—8所学校体教结合、3—5个社会俱乐部合作共建省优秀运动队。

(三)积极开展线上线下体育赛事活动。今年,疫情防控常态化对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开展带来巨大影响,我局主动出击,以创新求突破。一是“云健身”赛事开启全民健身新风尚。今年以来,四川省、市、县三级共开展各类“云健身”赛事活动880余次,直接吸引500余万人次参与,带动3000万群众参加全民健身。四川省第一届“云健身”网络运动会设置柔力球、健身秧歌(鼓)、空竹、居家健身创意秀、线上跑、健步走、“云”骑行、定向越野、武术套路、健身气功等项目,来自全国的220万群众直接参赛,各项目累计收到上传视频8万余份,视频浏览、点赞、转发等网络互动量达3.6亿人次;第二届川籍农民工运动会(云健身)采用“线上”办赛模式,共设象棋、跳绳、体能、云骑行、健步走等8个大项18个小项,吸引了更多川籍农民工通过参与运动会,养成经常性运动健身的习惯。二是“云指导”实现科学健身知识广覆盖。大力编创科学健身小视频及图文信息,编撰《科学健身知识手册》,开展科学健身知识线上服务。上半年,全省1453家体育部门、单项体育协会通过公众号、微博、官网等新媒体平台推送科学健身信息超过1万条,向部分省级机关、市(州)体育局等单位赠送各类《科学健身知识》5万余册、《四川省城乡居民运动健身指南》等科学健身手册约8000册,接受线上科学健身指导服务1290万人次。三是“百城千乡万村”系列活动惠及千万群众。8月至11月,全省采取“4+X+Y”模式,由省、市、县三级联动开展“百城千乡万村”系列赛事活动,省级组织“百城千乡万村”篮球、象棋、乒乓球比赛和柔力球培训4个示范赛事活动,以各市(州)、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为重点,有序开展小型多样的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同时,发挥体育的多元价值功能,配合全省乡镇、行政村区划调整改革,助推民心融合;举办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暨四川省“百城千乡万村”业余足球联赛启动仪式,以成都市新都区三河村乡村足球为起点,大力发展县域足球和乡村足球。计划截止到今年底,“百城千乡万村”省级赛事活动实现覆盖100个县(市、区)、1000个乡镇、10000个村的目标。四是“线上亲子运动会”展现少儿风采。2020年4月至6月,我局先后举办了“四川省首届线上亲子运动会”“川渝首届‘庆六一’线上亲子运动会”,组织全省21个市(州)169个县(市、区)2800所小学和幼儿园参加,报名运动打卡家庭达53万余个,直接参与人数185万,活动平台总浏览量达4795万次,在全省掀起了“线上亲子运动”的热潮。

(四)强化宣传弘扬四川体育精神。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在各类赛事停办的情况下,我局创新思维,积极构建社会媒体参与体育宣传的大格局,向全社会讲好了四川体育故事。一是强化正面宣传。在疫情发生的第一时间,发出《疫情就是命令,川体彰显担当》倡议书,号召全系统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积极投身抗疫工作。同时,及时宣传防疫资讯、科学锻炼方法和疫情防控典型人物事迹,发布疫情防控信息、体育局防控动态、防疫科普知识、健身防疫技能等信息。二是注重重点宣传。疫情期间对外发布了《四川“宅家”武术健身操》《四川省首届线上亲子运动会》等重点宣传信息。同时,我局还通过四川手机报、投放微信朋友圈等形式,多次投放成都市区范围300余万用户,唱响了四川体育好声音。截至今年6月,我局相关新闻信息被中央电视台采用2条、《中国体育报》刊登31篇、《四川日报》刊登5条、四川卫视播出30条、川报观察发布400余条、四川观察发布74条。三是创新新媒体平台。抢抓机遇,创新建设了四川体育“青少年活动”线上平台,及时通过微信公众号推出《我的健身故事》征集活动、四川省首届线上亲子运动会、川渝首届“庆六一”线上亲子运动会等线上活动,为四川体育事业宣传推广营造了良好舆论环境。截至8月31日,“四川体育”政务微信粉丝净增长11万余人。四是开展“四川体育人”宣传。发挥省体育记者协会优势,联手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封面新闻,推出了“2020四川体育影响力人物大型评选活动”,通过四川体育代表性人物的故事、精神、成绩,弘扬“爱祖国、雄川体、闯新路、争第一”的四川体育精神。

衷心感谢您对四川体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诚望您今后一如既往地给予关心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