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郎《罗刹海市》被过度解读? 压力给到几位导师看各位如何应对
2023-07-24 22:20:24南大教授点赞用流行歌曲
创新演绎古代小说名著
《罗刹海市》因与《聊斋志异》的一篇故事同名,还引来网友纷纷查阅典籍,带火了《聊斋志异》。网友查阅《聊斋志异》的同名篇章,试图解读刀郎新歌《罗刹海市》的“弦外之音”。
资料显示,《罗刹海市》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作品描写了一个虚无缥缈的国家,那里的人以丑为美,越是狰狞怪异,越以之为美,越显荣富贵。“此篇乃愤世嫉俗之文章”。蒲松龄在此篇文末写道,“花面逢迎,世情如鬼。”据分析是蒲松龄在科举制度下怀才不遇,指桑骂槐的产物。
刀郞的同名歌曲拾取了聊斋小说中的部分元素,歌中不乏“他见这罗刹国里常颠倒,马户爱听那又鸟的曲,三更的草鸡打鸣当司晨”之类的表述。有网友还对号入座认为这是在评论歌坛往事,借音乐浇心中块垒,有某种隐喻含义。也有网友认为这是过度解读。
采访中,南大文学院教授苗怀明告诉记者,《罗刹海市》是蒲松龄《聊斋志异》中一篇,以马骥的游历为线索,写了罗刹国和龙宫两个世界。其中以罗刹国最为引人注目,因为这是一个美丑颠倒的世界,蒲松龄这样描写显然有讽刺社会的用意在。
刀郎借这篇《罗刹海市》重新演绎,对不良的社会现象进行嘲讽,选取的角度非常巧妙,重新演绎也是有深度的。用流行歌曲演绎古代小说名著,非常成功,值得肯定。
苗教授认为,至于是否有针对性,这就仁者见仁了,能对号入座者,说明他就是小说和歌曲中讽刺的人,对号入座的人越多,说明讽刺的意义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