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渤海银行岂能装聋作哑? 背后的真相让人目瞪口呆
2021-10-25 20:53:4910月23日晚,有媒体报道,江西济民可信下属两家子公司存入渤海银行南京分行的28亿元存款,遭银行方莫名质押为第三方提供贷款担保。10月24日,“济民可信”官方公众号为此发出《六问渤海银行南京分行!》一文。对此,渤海银行南京分行发布声明称:在与相关企业日常业务办理过程中,我分行发现企业间异常行为,已向公安机关报案,依法寻求司法解决。
明明存在银行的钱,却一分取不出来,这种事对任何人恐怕都是一个噩梦。然而,这样一幕居然在现实中真实上演。也正因此,渤海银行储户28亿元存款“失踪”,在舆论场掀起轩然大波。
当然,现在所能看到的信息,都是作为当事一方的江西济民可信单方发布的消息。此事内情到底如何,恐怕还有待警方进一步调查。但是,警方调查归调查,面对储户的质问和公众的疑虑,渤海银行也有责任及时向社会作出相应解释。但渤海银行南京分行一份寥寥数语的声明,实在难以让人口服心服,且只会让渤海银行的公信力进一步“失血”。
从济民可信的指控看,这起28亿存款“失踪”,绝非只是“企业间异常行为”,渤海银行在其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比如,济民可信指出质押担保过程可能存在犯罪行为时,渤海银行却未及时报警;80%相似度的假公章就能蒙混过关,不联系企业、不依规定面签质押合同;渤海银行一边致歉一边又提出,希望能够允许银行继续用山禾药业5亿元存款,为华业石化从渤海银行贷款提供存单质押;在企业不同意的情况下,强行划扣4.5亿元存款等等。
那么,这些信息是否属实?济民可信提供的证据显示,渤海银行在处理储户存款给第三方贷款做质押担保时,存在严重的审核漏洞;出了问题,银行却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甚至将错就错,牺牲储户利益……种种指控,都是极为严厉的,有违金融行业起码的规范。针对这些问题,渤海银行具体是怎么处理的,理当也把证据晒出来给大家看一看,而不是一味地装聋作哑。
银行是金融业的主力军,是为帮民众管理钱袋子的,因而银行向来被认为是一个谨慎的行业。在一般人的认知里,银行的管理,远比一般企业规范,相关的业务流程,也更为严格。可倘若济民可信的指控属实的话,渤海银行内部的一套管理流程,不仅可以说是形同虚设,还不排除有“内鬼”参与,已经涉嫌违法犯罪。
目前,渤海银行南京分行面对储户的指控,采取了回避态度。渤海银行乃至监管部门,对此显然不能熟视无睹,而应尽快介入调查。这样的调查和警方调查是并行不悖的,后者是查处可能存在的违法犯罪,前者则是查清此事是否存在银行无视规范、风控失灵等问题,是为了捍卫金融业风险防控的底线。
储户的钱,如果存在银行都不能确保安全,这无疑动摇了立业之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储户28亿元存款“失踪”,关乎的不仅是渤海银行的诚信,也关乎整个金融行业的声誉。这个事件中,银行是否恪守严谨和专业,操作有无违法违规,公众期待能尽快给出一个权威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