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还完90万房贷剩1块月供抵个税 怎么会有那么多人一下子就有钱了
2023-02-03 20:19:09未来提前还贷潮是否仍会升温?中泰证券分析师徐驰指出,虽然此前房地产政策开始向需求侧发力,但对于存量房贷影响不大。未来,在房地产有更多刺激利好的情况下,房贷利率或进一步下行,叠加债市企稳和银行理财收益逐步回暖,“提前还贷潮”或有所减缓。
“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呼声高涨:我们真的很不容易
与此同时,另一波呼声也在高涨。
在河南郑州新郑市的领导留言中,有网民这样留言:“利率6.125时候买的房子,上浮利率太高了。经过这几年疫情冲击,相信大多数老百姓对于房贷是压力最大的,也是最大的一笔开销。政府能不能跟当地银行部门沟通,降低原来贷款利率,给予适当优惠,现在买房基准4.3下调20个基点,不能只促进购买市场,之前购房的也应给予政策优惠。”
留言板官方给出的回复是“对于存量房贷客户均是按照当时贷款合同利率执行,如果当时合同利率为浮动利率(LPR加减点形式)且每年1月1日调整,那么2023年其利率将下降0.35个百分点(因为2022年5年期LPR下降了0.35个百分点),客户将享受到利率下降带来的实惠。”。
在顶端新闻“我想@领导”问政平台上,有网民也留言称:“春节后,多个城市下调首套房贷利率下限,作为年后首个降房贷利率的城市郑州首套房贷利率下调至3.8%。真的很羡慕也很祝贺现在的刚需购房者,同样是买首套自己住的刚需房,他们相对于一两年前购房的我们来说,能省下不少钱。
我2019年因要结婚买了首套房,银行加点,利率5.88%。我还不是最高的,身边有同事、朋友,也是刚需,贷款利率超过6%。作为我们这些工作不久的刚需房奴来说,现在特别想知道,有没有办法申请变更房贷利率,享受新的房贷利率。这几年我们收入都受到影响,真的很不容易。”
平台回复:“经平台向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了解:房贷利率3.8%是针对首套购房者,此前购房者申请的存量房贷无法转为3.8%房贷利率。”
经济日报:建议相关部门加快出台相关举措,引导银行适度降低存量房贷利率
经济日报2月1日发表文章《提前还房贷利大于弊吗》中称当前,部分存量房贷与新增房贷之间的利差过大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建议相关部门加快出台相关举措,引导银行适度降低存量房贷利率,逐步缩窄存量房贷与新增房贷之间的利差,进一步降低住房消费者的负担,有效解决居民扎堆提前还款及违规“转贷”等问题。可加快引导5年期以上LPR下降,继续降低新增和存量住房贷款利率,减轻居民住房消费负担。
每经热评说,贷款的事情最终还是需要跳出贷款来看,对于不少人来说,是否提前还贷的根子往往不在于那几十个BP的利率浮沉,而是基于个人现实,基于自我预判,所作出的一种有限理性选择。比如原先敢借的钱,现在不敢借,要降房产投资杠杆,这恰恰从另一方面说明“房住不炒”起到了过往多少年都难收到的实效。又比如绝对的风险厌恶型客户,发觉一段时间内已经很难从他处谋得房贷之上的类无风险收益,当然可以提前还,债毕竟是债,是债就得还,早还早轻松。
盲目跟风提前还贷可取么?专家这样说
北京商报2月3日发表文章,疫情三年,很多人收入受到影响,通过提前还贷可以降低每月还贷负担,看起来也是诱惑满满。
还有些存量房贷用户不满于新增房贷利差过大。前两年买房,贷款利率普遍高于5%,而目前首套房贷利率都已降到3.7%,其中超过1%的利差,并不能通过下调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解决,于是,有点闲钱提前还款,也于情于理。
用机会成本的原理,你把资金还了房贷,就损失了用它增值的机会。当然,短期看,多数人的投资收益很难高于房贷,所以提前还贷更划算。但去年资本市场表现不好,不代表今年也不好,所以长期来看,提前还房贷,也会有损失。
还房贷最大的弊端在于损失了流动性,在减低负债和保留流动性的天平中,很多人只看到了前者,到底应该怎么评估其中,个体差异较大,也需因人而异。
毕竟房贷短则10年,长则30年,并非短期行为,而是一项长期计划。子女教育、养老储备、医疗保障,条条都需规划。
有些用户认为,银行不让干的事肯定对用户有利,比如提高还房贷的门槛。殊不知,个人按揭贷款仅占银行全部贷款的15%,即使短期损失一些利息收入,但相对短时利润,长期的信用更具价值。
当还贷用户出现堆积,银行设定一定门槛,也是为了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如同存款挤兑、贷款挤兑万殊一辙。
还贷风波折射投资者教育任重道远。散户往往爱跟风,看着股市涨,周围朋友都赚钱,马上跟风入,最后跌到“底裤”都不剩。买基金也曾蔚然成风,一波“90后”“追星”基民蜂拥而至,“随大流”“抄作业”,他们以为无需理财知识,跟着网红经理就能赚钱,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
尽管当前中国经济仍然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但我们的宏观政策依旧有空间,股市、楼市,政策东风频频袭来,2023应该有所期待。
别人贪婪我恐惧,别人恐惧我贪婪。并非让大众选择逆向投资,而是应该永远保持独立思考,总结经验,建立自己的投资逻辑,做好资产配置和规划。总之,盲目跟风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