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游变踩坑游:有项目价格翻十倍 吃一堑长一智吧下一次出门包车或是订酒店
2023-07-27 22:08:26大熊与陶女士的聊天记录显示,当陶女士询问是否会有强制购物时,他明确表示:“你放心,草原上买瓶水都困难,哪里还有购物店呢?”
陶女士在这件事上又一次“踩坑”:原本行程安排里的乌素图召景区和蒙亮民族风情园等,要么在实际路线中消失,要么就变为商业购物点,推销的产品从龙虎膏、官银到和田玉。除了购物点,在大巴车上导游也会推销牛肉干、美其名曰、奶条等内蒙古特产,甚至还有口罩、防晒袖。
陶女士表示,在上述商业购物点时,导游要求她们不待够2小时不准出来,将作院玉局里最便宜的手镯是16800元,推销员宣称这个价格比市面上便宜30%。
虽然标榜的是“不强制消费”,但对于不购物的游客,导游会将其晾在一边,甚至“直接扔下就走了”。
张女士称,两天的行程,只去了所谓的民俗村,却是推销银饰品的场所,要想玩别的娱乐项目,全都要收费,去沙漠也要付另外的钱。因为自己没交钱,其他人去玩的时候,张女士就待在酒店房间里等他们回来。
【3】“黑导游”泛滥:来源复杂,身份不明
“现在想起来,那个人肯定是个坑,绝对不合规。”陈女士说。
陈女士表示,是在社交平台上看到了这名导游的视频,他自称是“马背上长大的蒙古族牧人教练”。视频里草原很美很绿,小木屋简约干净,蒙古包里都是民族元素的装饰,还有夜晚的篝火、烟花,完全满足了她对草原的想象。在平台上经过一番沟通后,觉得不错,便找他包了车。
至今,她依然不知道这位“牧人教练”是否有导游资质,甚至无法确认他的身份。
陈女士粗略地算了算,加上来回机票,两个大人一个小孩,七天六晚共花费两万七千元。
陶女士咨询的销售大熊看似合规,到内蒙古后让她签了合同、还交了保险,但最初也是通过视频平台联系的。尽管对方对她出示了营业执照,咨询时也是有问必答,信誓旦旦地做出承诺,但最后的旅行也是坎坷连连,返程时原本沟通好的送行,也在销售与导游的互相推诿中不了了之。
她告诉九派新闻,此次自己支付这笔的团费美其名曰包含门票费用,实际上去的景点都是免费的,根本不需要门票。而这五天四晚所有的费用高达九千多,如果不是中途遇到一位“懂行的”本地牧民,给了自己很多“避坑”的建议,也许自己的开销早在第三天就破万了。
通过微信报跟团游的张女士也有“上当受骗”的感觉。她表示,去之前预想过会花钱,也准备好了游玩的费用,以为一个项目再贵一人两三百还是可以接受的,没想到价格会高得这么离谱。
自草原游结束后,陶女士便拨打了12315和12345进行举报投诉,但等待反馈未果,她重新联系询问时,消费者保护协会的回复是还在受理中。
其间,陶女士还接到了一位自称是旅行社负责人的电话,对方称草原就是这样的条件,游客就应该接受。并且辩称游客消费的钱都给了旅游景点,旅行社也没赚多少钱,只能退一顿餐费和蒙古包住宿费用的一半,三人总计300元。陶女士表示不接受,对方又称最多只能退500元。
陈女士则表示,自己想过要投诉,但由于无法确认那位“牧人教练”的真实身份,也未曾签订合同,只能作罢。
“吃一堑长一智吧,下一次出门包车或是订酒店,还是要找合规的机构,至少到时候不满意还可以投诉。”她说。
九派新闻注意到,7月21日,呼和浩特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公布的《呼和浩特市2023年第二季度旅游投诉信息公示》中第二季度投诉较多的旅行社名单里,与陶女士签合同的内蒙古清野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名列其中。
《呼和浩特市2023年第二季度旅游投诉信息公示》图/呼和浩特市文化旅游广电局
公示显示,2023年第二季度呼和浩特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共收到涉及旅行社的旅游投诉489件,投诉热点问题主要为:退费纠纷、旅行社未按照合同安排行程、旅行过程中强制消费、擅自变更旅游行程、旅行宣传与实际不符等突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