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商品为什么在华不吃香了 韩国先学会尊重再谈其他
2023-04-02 23:23:54去年12月27日,韩国政府下属非营利贸易促进机构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KOTRA)发布报告显示,尽管2012年至2021年间,中韩两国之间的贸易规模持续增加,总体交易额有所增长,但韩货在华市场表现疲态尽显——2012年,韩国商品在中国进口商品市场的占有率为9.2%,2015年达到峰值10.9%,此后逐渐下降,到了2018年和2019年分别降至9.7%和8.4%。2021年则跌至近10年的最低值8.0%。
韩国《亚洲日报》2月援引汽车行业数据,现代汽车2016年在华销量达180万辆,市场份额稳定在10%左右。但此后销量节节下滑,2017年“腰斩”至78.5万辆,到了2021年和2022年仅分别为35.2万辆和25.4万辆,市场份额萎缩至1%。
在化妆品领域,《日经亚洲评论》去年3月报道称,韩妆品牌爱茉莉太平洋正缩减其重要中档品牌悦诗风吟在中国的门店网络规模,另一家韩妆公司LG生活健康试图转向美国市场“突围”。韩国元大证券的数据显示,2021年第三季度,这两家公司美妆产品在华销售额分别下降8%和2%。
2016年上海美博会,模特展示韩国品牌化妆品(视觉中国)
回顾起曾经的“韩货热”,石先进说,当时韩流文化受到欢迎,一些地方卫视等电视台积极引进韩国影视剧、音乐和综艺节目以及明星,趁着这股东风,韩国商品以高品质、创新性和时尚为卖点,吸纳了大量中国消费者的关注和信赖。反观当时的中国本土品牌尚处在发育和成长阶段,在价格和质量方面难与韩货竞争。
“但现在,情况变了。”石先进指出,影响韩国产品在中国市场的表现的因素很多,有政治关系、消费者偏好、国内竞争、经济环境以及文化因素等诸多方面。
值得注意的是,韩国媒体对韩货在华遇冷多有剖析,不乏将其归因于中美对立的论调。例如《韩国日报》今年1月5日刊文称,“‘韩国制造’在华市场表现日渐萎靡,都因美国激起中国人的爱国情绪”,这篇报道援引韩国政府下属贸易促进机构的相关报告内容,将近些年韩国商品在中国市场占有率明显下降的原因归咎于美国。
石先进认为,从一方面看,中国国产品牌的崛起确实对进口品牌造成一定的竞争压力,因为中国制造的部分产品在质量和价格方面毫不逊色国际品牌,拓宽了国内消费者的选择范围。另一方面,中美贸易矛盾的确会影响中国消费者对国外进口产品的购买情绪,作为美国盟友的韩国自然会受到波及。还有不容忽视的一点是,韩国商品在华热度下降还可能与韩流文化降温、韩国货本身的质量、价格、营销等因素有关,如果韩国商品无法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和期望,便很难维持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
“中国品牌的崛起和中美矛盾加剧是最重要的两点原因。”李尚勋表示,中国品牌力量的增强正在形成替代韩国商品的消费趋势,应该说是最根本的原因。另外像新能源汽车这样的新消费趋势出现,也有一部分原因。
但同时,李尚勋认为,韩媒提到的有关中美矛盾因素确有影响,但只会短期存在。
“在中国市场,美国的特斯拉、苹果手机的人气还是相当高的,毕竟当人们进行合理消费时,会考虑到商品的价格和品质,也就是所说的性价比,有的人还会购买某一特定品牌的产品来满足自身消费需求。”李尚勋说,“按照长期的趋势看,企业的品牌和性价比是最关键的因素。”
萨德风波、手机自燃……韩货面临信任危机
从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发布的数据可以看到,2015年可以说是近年来韩国商品在华市场占有率的峰值。
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李天国认为,韩货遇冷其实是随着中韩两国比较优势的变化产生的现象,无法归因于特定年份。中韩两国之间一直是以中间品贸易为重要特征,而随着国产化进程的提升,大量从韩国进口的中间品被国产中间品替代。
此前,韩国全国经济人联合会亚太合作组组长李在洙曾表示,随着中国技术的快速发展,韩国对中国的中间产品出口正在减少,而中国制成品的进口数量正在增加,现在已很难在对华贸易中赚取巨额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