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价赶上油价 谁还伺候电动爹 买车的最初目的是为了出行节省时间
2023-09-01 22:22:57到底涨在哪儿了?
人人都在喊“充电涨价”,可这价,到底是怎么涨上去的呢?
首先,我们建立个基础认知:公共充电桩的充电单价,是由电费和服务费两部分组成的。电费由当地电价决定,服务费由充电桩运营商决定。
其次,公共充电桩聚集而成的大型充电站隶属于工业用电范畴,每年电荒时,都会进行根据采购价格,进行临时调价。这一波涨价,就是夏季缺电限电,带来的周期性价格调整。
然后,各地电价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时收取”,即将一天24小时划分为谷段、峰段和平段,每个时段按系统运行的平均边际成本收取电费,谷段最便宜,峰段最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分时电价”。
以此次涨价感受最明显的上海为例,根据2022年上海市发改委公布的《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市分时电价机制有关事项的通知》,夏季(7、8、9月)高峰时段电价在平段电价基础上上浮80%,低谷时段电价在平段电价基础上下浮60%,尖峰时段电价在高峰电价的基础上上浮25%。
夏季(7、8、9月)的高峰时段是8:00-15:00、18:00-21:00;平时段是6:00-8:00、15:00-18:00、21:00-22:00;低谷时段是22:00-次日6:00。其中,7月、8月12:00-14:00为尖峰时段。
这就意味着,一位上海电动车主,如果选择在8月某一天的午餐时间进行充电,就恰好碰上了一天当中电价最昂贵的两个小时,自然也就觉得自己被充电桩“背刺”了。
电价明显浮动,与服务费小幅震荡,共同组成的双重buff,给平时“抠惯了”的电动车,带来了一点小小的“超支震撼”。
说到底,“充电涨价”是一个短期事件。
因为,电价在高峰过后就会恢复日常,服务费的监管力度也在不断加强,比如海口市就将在9月1日执行充换电服务费政府指导价管理:电动汽车(不区分车型)充电服务费上限标准为0.65元/千瓦时(不包含电费)。
再坚持一会,我们就又能薅,不,充上便宜的电了。
写在最后
充电价格上涨,让电动车再次登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电动车的核心优势之一,就是在补能成本上实现了对燃油车的降维打击。一旦“电绵羊”变成“电老虎”,充次电比加满油还贵,除了那些买来当玩具的真·中产,普通人谁愿意把真金白银花在冬天怕冷、夏天怕烧、速度是快,但不够持久的“半成品”上呢?
不过,对于充电服务提供商现在就要开始割韭菜的判断,我建议先悬置一下。
要知道,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是1310万台,占汽车总量(3.19亿台)的4.10%。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是1045万台,占汽车总量的3.28%。截止今年6月,国内新能源车保有量是1620万台,可公共充电桩只有214.9万根,公共桩车比1:7.54。
相比在这么狭窄的盘子里割韭菜,持续发力扩容公共充电桩数量,彻底打消国人对电动车的“里程焦虑”,让更多的人主动登船,才是相对明智的做法。
新能源车当下的确在高速增长,但主流还是燃油车,在新能源车保有量未达到一定规模之前,这刀即便砍下去,也割不到几根肥美的韭菜,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大家都懂。
最后是个提问:如果未来某一天,字面上的“油电同价”实现了,你是买燃油车,还是买新能源车呢?